
孩子的自控力來自健全的規則意識,通過建立合理的規則能有效培養孩子的自控力。
同時,在孩子遵守規則時要給予獎勵,違反規則時適度懲罰。
讓孩子體會到沉迷於即時滿足的壞處,和忍受短期困難的成就感,他才能樂於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慾望。
3. 不斷地訓練,是自控力的「加油站」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,總是坐不住,老師曾給我建議,用和孩子玩游戲的方法鍛煉孩子的自控力。
比如,玩經典的「木頭人」游戲,當兒子聽到「木頭人」的命令,就要控制自己的身體不許動,誰堅持的時間長就贏了。
或者我給兒子講有趣的故事和笑話,看誰能堅持住不先笑出來。
通過這樣的鍛煉,兒子慢慢開始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,能夠在幼兒園聽從老師的指令,不像原來那麼隨心所欲了。
除此之外,我們可以用體育運動的方式鍛煉孩子的自控力,讓孩子通過對自己身體、體能的挑戰培養孩子的堅持力和毅力。
對於年齡大一點兒的孩子,我們還可以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,多給他一些自己做決定的機會,讓他們主動地規劃控制自己。
比如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零花錢,讓他們通過記錄自己的收入和支出來達到對自我控制的鍛煉。
4. 身邊的榜樣,是自控力的「催化劑」想培養一個有自控力的孩子,身為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樣。
你不能要求孩子看書,自己卻在刷手機;要求孩子早睡早起,自己卻總是熬夜;要求孩子不亂發脾氣,自己卻總控制不好情緒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,看到父母能夠自律、情緒穩定,這才是一個孩子產生自我控制力量的「催化劑」。
麥格尼格爾博士曾在《自控力》一書中寫道:「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於拿高分,比個人魅力更有助於領導別人,比同理心更有助於維持婚姻幸福。
」孩子不自律是本能,父母讓他自律才是本事。
培養孩子的自控力,每一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。
因為,一個能掌控自己行為的孩子,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。